贷款: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

2022-01-07 08:48: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如果您想了解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请往下看。优化信贷结构 创新政策工具 拓宽融资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如果您想了解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请往下看。

优化信贷结构 创新政策工具 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

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优化信贷结构,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人走风停、人少风少……在福建亿林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会学习、懂节能”的绿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加载暖通AI(人工智能)智控器,实现了对建筑24小时监测、计算和人工智能学习,分时、分区地调整能源供给。“暖通AI智控器是我们的新产品,通过检测人员密集度实时调整送风量,平均可降低耗能20%—30%。”公司负责人陈炳荣介绍。

作为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亿林节能已拥有82项专利权,但融资难题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不容易。”陈炳荣说。

知识能不能变资本?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鼓励下,建设银行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出科技创业贷,并与福建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服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贴息”。“通过抵押,加上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增信’,我们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解决了后续研发资金难题。”陈炳荣说。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普惠小微贷款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

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从银行借到第一笔钱即“首贷”是一大难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要求覆盖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

凭借一副VR(虚拟现实)眼镜,医疗专家可以清楚“看”到千里之外的病人,甚至可以“透视”病人身体。位于四川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暴风启智科技有限公司里,负责人储伟向记者介绍数十种VR体验产品。

“我们从未有过贷款记录,也缺少有效抵押物,贷款一直申请不下来。”说起曾经的融资难题,储伟颇有感触。

如今,银政企携手破解企业首贷难问题。四川天府银行为科创型企业量身定制了“天府科创贷”,由四川省财政厅、科技厅委托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池提供风险补偿,天府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不到10天便向储伟的公司发放了350万元科创贷。天府银行行长黄毅表示,通过破解首贷难,积累了一大批有潜力、有市场的优质客户群体,为自身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银行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约4300万户,同比增长35%。

创新政策工具,提升货币政策精准性直达性

荔枝、龙眼是广东茂名的重要水果产品,受限保质期短,难以打开市场、提高附加值。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果农林常珍看准商机,打算购买设备进行深加工,却苦于手头缺少流动资金。

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指导下,高州农商行主动提供了3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信用贷款支持,贷款年利率仅3.85%。目前,“妇女创业贷款”已成功助力当地果农打造“品岭南”电商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2020年6月1日,人民银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运用央行资金激励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2021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工具实施期限到2021年底,并突出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

信用贷款,因为不需要抵押,对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借助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许多企业方便快捷地拿到信用贷款。数据显示,在两项直达工具激励下,2020年至2021年10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1万亿元。

“新工具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两项政策工具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信贷投放流向、推动信贷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稳定恢复,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