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创新·融合·开放——从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如果您想了解创新·融合·开放——从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请往下看。
新华社合肥11月23日电 题:创新·融合·开放——从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姜刚、王菲、吴慧珺
智能旅行驾驶舱,演绎“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高速磁悬浮列车,打开“贴地飞行”的交通新畅想;支持智能物流仓储的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水稻收割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精彩纷呈。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正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背景下,依靠数字化赋能和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以开放合作的胸怀,与世界分享中国制造的新机遇。
制造业按下创新“加速键”
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高端装备制造”展区,一台其貌不扬的发动机引发了一阵阵“没想到”“了不起”的赞叹。小小的发动机有何“大名堂”?
“不要小看这台发动机,里面一片小小的叶片,要耐得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承受得住几十吨的重量。”这台发动机的生产企业安徽应流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应流集团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生产的一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等大国重器上,并走出去为国际龙头企业供货。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本次制造业大会上,越来越多像应流集团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展示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制造魅力。
一刻钟可以充电80%,这是浙江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制造业大会上展示的“黑科技”,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慢、跑不远的“痛点”,该公司研发了直流电压转换器,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快充,缓解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里程焦虑”。
“我们从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起家,如今成为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和软件服务供应商,靠的是创新制造的硬核力量。”宁波均胜电子副董事长朱雪松说,目前企业正针对智能电动汽车开展新一轮关键技术攻关,拿出每年营业收入的6%到7%投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控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成立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此次制造业大会上,记者还看到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来的制造“黑科技”。煤炭和矸石分不开,一台机器就可以将矸石“淘”出来;塑料制品增加碳排放,聚乳酸制成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在光合作用下消失;锂电池需要隔膜,干法双拉涂覆技术安排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提升创新能力,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进军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支撑。”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目前仅安徽省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9家,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肩负着维护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的重要使命。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表示,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领航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制造“数智化”加速演进
“未来,买车的人可以自主参与到车的设计中。”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首日,在来自山东青岛的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边,公司与奇瑞汽车联手打造的汽车定制化生产模式吸引了众多目光。
展台负责人杨国栋告诉记者,公司与奇瑞汽车携手打造的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汽车制造业的“数实融合”,探索了“智”造转型新路径。“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人、机、物互联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综合制造成本降低26%,生产效率提升32%。下一步将以场景化服务为基础,向服务化制造业转型。”奇瑞信息化公司总经理陶传羽说。目前,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包括奇瑞在内的7万家企业,打造行业共性解决方案和标杆工厂。
上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云端,共享模式快速降低单个企业的数字转型成本;赋智,重构产业链、重塑创新链。今天,快速迭代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激活数字化“智”造的新动能。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哈工轩辕操作系统,也是智能工厂的‘大脑’。”在制造业大会“高端装备制造”展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软件工程师左润东向记者演示了智能工厂的智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