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个制度办法之中

2019-11-26 10:00: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个制度办法之中,如果您想了解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个制度办法之中,请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个制度办法之中,如果您想了解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个制度办法之中,请往下看。

我省出台“七合一”省级预算绩效治理实施细则
聚焦六个关键领域 “花钞票咨询效无效咨询责”

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治理体系,省财政厅近日出台《省级预算绩效治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治理流程,明确治理责任,着力构建“花钞票必咨询效、无效必咨询责”的预算绩效治理机制。

《实施细则》统筹思量了省本级和省对下转移支付两个层面、全过程预算绩效治理的4个重点环节以及作为基础保障的预算绩效标准体系等七方面内容。与以往别同的是,《实施细则》改变了之前针对每一具方面单独制定治理制度的做法,将对七方面的工作要求融汇在一具制度办法之中。“七合一”使预算绩效治理的闭环流程更加直截两脖清楚,便于各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内容要求,及时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据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细则》聚焦六个关键领域,着力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预算绩效治理体系。

为做到“要立项、有目标”“执行中,双监控”“执行完,有评价”,《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预算绩效治理闭环链条。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治理、运行监控、评价等有机统一,健全全生命周期绩效治理。并且,将绩效关口前移,所有新增项目均应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决策根据和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

为保证部门(单位)整体绩效治理实现全覆盖,《实施细则》要求所有省直预算单位都编制整体绩效目标,并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绩效治理,实施运行监控并开展评价,全面客观衡量单位履职事情,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完善绩效治理方式方面,我省要求关于差别多支出和履职保障类项目,经过部门(单位)整体绩效来评估实施效果;对公共政策、工程等事业进展类项目实施全过程绩效治理。

并且,《实施细则》还在分类实施绩效评价、加强结果应用、强化预算绩效指标库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要求。(记者 唐佳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