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

2022-10-21 18:17:0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相关内容,

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初期通过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开采利用,必然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在无形中加剧了,这一点恰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而考虑到资源型城市在数量上有一定规模,这也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始终难以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困难重重。作为一个典型的后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依靠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实现了城市发展初期经济的较快增长,但这类产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为日后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一味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利用也已经使资源几近消耗殆尽,无法成为长久之计;同时,带量采掘、加工煤炭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样阻碍了城市的综合发展。

二、徐州发展转型现状与未来发展

徐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优势劣势分析

1.优势

(1)拥有雄厚基础产业底蕴和实力,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徐州市在工业产业上拥有深厚的底蕴,应在保持传统工业优势的同时,不忘积极推进转型,积极发展新型工业。

(2)重视人才培养,科技发展迅速。徐州市的高校数量在全国的非省会级城市中位居前列。高校是培养新兴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今,徐州市政府与当地14所大学合作建设发展,已经拥有市级科技成果240项,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个。由此可见,科技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徐州的教育场所与企业内部,引领未来的更新换代。

(3)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徐州位于南北方的交汇地带,文化风格博采南北之长处,因此文化融合度较高,种类多样。此外,徐州还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些优势为徐州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2.劣势

(1)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徐州市整体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原先高速发展转变成中高速稳步发展,在放缓经济增速的同时,资源型城市开始将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与治理环境上。但城市转型同样需要资金支持,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转型治理资金投入的平衡是徐州市必须面对的问题。

(2)区域内竞争较为激烈。位于一个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区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与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同处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竞争压力可见一斑,徐州市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如交通优势,扩大产业投资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否则将无法承接产业转移,无法寻求错位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重视产业结构内部调整,由内及外

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能忽视产业的整体质量,只有在保证整体产业质量水平稳定的情况下,行业的转移对接才会高效。另外,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完全舍旧取新,最合理的决策是对原本优势工业项目进行一定改革升级,使其符合现下发展需求,同时逐步将产业份额降低,转移到现代化服务业上,实现先进型制造业与服务性共同带动经济增长。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互带动,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十二五”发展转型的阶段性完成,城乡二元化结构已经开始模糊,县域地区发展迅速,越发发挥城市职能,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有利于补充城市中第二三产业所提供的岗位的空缺,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三)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今,环境保护治理已经不仅仅是底线,而是关乎全局的重要工程。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环境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转型的结果,因此要继续引导部分工业部门实现产业转移,同时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进行筛选和淘汰,切实做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除此之外,保护环境的理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产业升级方面,而应渗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倡导其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

(四)开展创新型产业项目

创新型产业项目的建设并非难事,最常见也最易执行的方式是对已有的优势产业进行改良,融入新的元素,而对原始产业的选择最好是第三产业项目。以徐州的旅游业为例,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拥有深厚文化沉淀的城市,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丰富,如果将文化传承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推出文化旅游体验项目,不失为一种双赢的创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创新型产业由于推出时间较短,对于其潜在的风险性应在发展建设中规避,防止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