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上海正式颁布《“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如果您想了解上海正式颁布《“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请往下看。
擘画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新蓝图
上海正式颁布《“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
近日,上海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沪府发[2021]2号)。《规划》明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入加快提升能级的新发展阶段,服务于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按照《规划》,上海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跃升,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枢纽、亚太投资门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日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特邀四位专家撰文,对《规划》进行深入解读。
构筑全球贸易枢纽 打造亚太投资门户
“十三五”时期,上海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在规模指标上实现了“大满贯”:上海口岸贸易额位列世界城市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服务贸易额均位列全国城市首位;上海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城市。
“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地缘新特征新变化,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更蕴含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一方面,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带来新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制约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加大,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形成新布局;另一方面,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引领新变革,特别是数字经济与贸易规则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目标瞄准能级的全面跃升,首位任务是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枢纽与亚太投资门户,顺应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三大基本逻辑和趋势——投资驱动贸易、数字驱动贸易和规则驱动贸易。
集聚驱动贸易
构筑全球贸易枢纽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能级跃升,而这要依赖于要素资源的集聚和高效配置,加快形成贸易规模稳定、集散功能强劲、竞争优势明显、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全球贸易枢纽,成为服务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全球高端要素的引力场、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桥头堡。
立足于“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提出两条基本路径:一方面,夯实要素资源的国内区域集聚,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贸易枢纽。高水平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其打造成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顺应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新趋势和世界产业链区域化特征,特别是与日本、韩国、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良好的贸易联系,增强全球产业链向我国及长三角地区集聚。
投资驱动贸易
打造亚太投资门户
以服务业的新一轮开放为突破口,将上海打造成新时期外资首选地,构建面向全球的投资促进网络。加快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评级等金融领域开放措施率先落地。
实施“总部增能计划”,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面向全球的资产管理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外商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打造“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桥头堡,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创新打造新型国际贸易发展高地,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能级。例如,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将投资驱动贸易作为推动贸易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动力,推动上海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体系。
数字驱动贸易
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核心要素,以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为支撑,通过数字产业和数字部门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在数字经济与贸易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规划》提出了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战略任务。以数字基础设施、市场主体集聚和公共服务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要素有序流动、功能完善、总部集聚的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推动虹桥商务区等特定功能区域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数据枢纽平台。打造长三角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建设数字贸易跨境服务集聚区以及大数据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