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让资金流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项目,广州花都助推绿色信托标准制定

2019-04-19 09:57:05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让资金流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项目,广州花都助推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大家是否对让资金流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项目,广州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让资金流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项目,广州花都助推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大家是否对让资金流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项目,广州花都助推绿色信托标准制定感兴趣呢。

RNzTB9OGkdiuMR.jpg

4月18日,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工作研讨会在花都举行。来自银保监会、信托业协会、各管理机构、信托公司以及行业专家等领域嘉宾代表,共同就制定绿色信托行业内自律性指引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促进信托公司发展绿色信托业务,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实现共赢

什么是绿色信托?

首先要了解绿色金融的概念,简而言之,绿色金融就是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与传统的金融相比,绿色金融强调金融活动和生态自然的保护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信托业已成为金融行业的第二大子行业,而绿色信托是绿色金融提出后衍生的概念,属于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中航信托研发与产品创新部负责人袁田介绍,绿色信托主要指信托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通过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股权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慈善信托等方式提供的信托产品及受托服务。

绿色信托可以做什么?

“绿色信托首先是信托,需要遵守信托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银保监会政研局产业金融政策处处长李晓文认为,金融业的本分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信托可以利用资金资源的优势,引导和督促企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她说,也能让信托机构在投资时规避环境风险损失,把绿色成本进行收益性转化,在推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让企业和信托机构实现双赢。

也就是说,类似于金融扶贫,以及金融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绿色金融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政策,关键是要确保资金能够真正流向绿色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而绿色信托就能起到界定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标准的作用。

相比较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其他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信托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从去年10月开始,信托业协会就开始联合行业内机构召开标准制定研讨会”,在李晓文看来,标准是一种一般性、普适性的行业内自律性指引,可供信托机构开展业务时参考,在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健全绿色信托法律体系。

“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出国际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趋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分析师刘嘉龙表示,绿色信托标准的制定能够让金融更深入渗透到产业中,从目标管理和战略实施上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示范区

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和花都又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花都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具备形成绿色产业集聚的条件。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由此拉开了广东探索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的大幕。其中,花都承担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的任务。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此项工作的定位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

而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同样也是一项金融创新工作,与花都的发展不谋而合。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唯一的信托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俊标对此深有体会:“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花都区为核心,这就是机遇也是责任,并已取得不错的成绩,绿色信托在花都能得到独特的制度优势。”

“现在园区已经有了绿色保险、信贷等金融标准,绿色信托标准的制定也将完善花都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花都区金融工作局局长石茂胜说,绿色信托标准能识别绿色企业和产业,实现金融资产的良性配置。接下来,花都将助推制定绿色信托标准,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数据库和产融对接线上平台。

一年多来,花都区发挥核心区优势,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着力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截至2019年3月底,位于花都的广州绿色金融街已进驻广东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大业信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南航保险经纪公司、广东粤科共赢创业投资基金等219家绿色机构,注册资本金135亿元。其中,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配额突破1亿吨,总成交金额超20亿元。

此外,花都区积极推进建立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选取花都区梯面镇3万亩生态林开展碳汇业务试点,金额22.7万元,为运用市场化模式支持林业碳汇发展作出积极探索。“如今,在梯面镇,碳普惠、碳排放量、碳中和等行业术语,村民们都驾轻就熟。对于村民来说,把林子保护好,还能多出一笔收入,真正实现了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山林。”花都区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借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我们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加强与港澳之间的金融机构互设,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示范区。”石茂胜表示,花都区将着力在深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与发展,加快规划建设绿色产业园区等方面下功夫,为绿色金融改革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进行更多的实践,形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花都经验向全国推广。

(编辑:Nicola)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