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抽水蓄能再审视(上)

2019-02-27 09:37:33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抽水蓄能再审视(上),大家是否对抽水蓄能再审视(上)感兴趣呢。近日,两大电网公司分别发布关于电化学储能发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抽水蓄能再审视(上),大家是否对抽水蓄能再审视(上)感兴趣呢。

近日,两大电网公司分别发布关于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研究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企业准许收入的可行模式,以及储能产业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引导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一个多月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宣布,河北抚宁、吉林蛟河、浙江衢江、山东潍坊、新疆哈密5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本次开工建设的5座电站总装机600万千瓦,计划全部于2026年竣工投产,被业界称为“大手笔”投资。目前,中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

与电化学储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抽水蓄能电站也同样迎来了密集开工的热闹,但在价格机制上可谓是“身先士卒”的前辈——多年求索,依然未能找到一条皆大欢喜的路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已在2019年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控股权移交给内蒙古电力公司。十年间,这座抽蓄电站从蒙西的电网公司手中转让给发电企业,多年扭亏无望后,如今又要重新回到电网公司。

发电企业将难以为继的抽水蓄能项目转手给电网,呼蓄并不是孤例。一旦投资机制和价格机制理不顺,抽蓄电站往往身世坎坷。

如今抽水蓄能的“光芒”虽不如电化学储能那么耀眼,但它仍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能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事故备用、黑启动等重要的辅助服务。而抽蓄在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比不到2%,在历次电力体制改革中都不是话题中心,命运跟随改革大潮起起落落。

随着间歇性清洁能源比例的不断上升,电力系统调节资源显得越发必要和珍贵,是时候找到充分发挥它们价值的机制了。

多元投资,试水两部制电价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中国规模化建设抽水蓄能的步伐才刚刚开始。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抽水蓄能在中国都有电力行业“奢侈品”的称号。

业内人士回忆,这种不是专为发电而建设的电厂,用4度电抽水发3度电,在缺电的年代里遭到不少人误解。但是,日益扩大的电力峰谷差和频繁的拉闸限电就摆在眼前,抽蓄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一篇论证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必要性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根据华东电管局统计资料,1986年全网拉电28878条次,拉去电量约11亿千瓦时。而江苏无锡市相关资料显示,拉电时间均为高峰时间,缺电缺的主要是高峰电量。经济的快速发展催赶着各种新电源投建,而这些机组需要一定的配套电源,加上峰谷差日渐明显,1994年,南方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华东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据《中国南方电力工业志(1888—2002)》(下称《工业志》)记载,为确保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广东电网调峰、调频的需要,1988年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广东核电投资公司和广东省电力集团三家合资兴建,三方出资比例分别为23%、23%和54%,组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这是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的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则是华东电网第一座大型抽蓄电站,装机容量超过了广州蓄能电站,达到180万千瓦,由当时的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上海申能、浙江能源、江苏国投、安徽皖能共同集资建设。这项投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46亿美元,内资贷款45.15亿元。

这些“奢侈品”高昂的成本决定了从开工起,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价格机制,以保证其投资收益。

当时国内还处在“一厂一价”的年代,每个电厂的价格都要单独核定。

广州抽蓄电站采用了租赁制。1990年12月19日,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与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签署《有关购置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使用权与该有关的输电设施相应的使用权合同》,约定一期工程售卖容量60万千瓦的使用权问题。

《工业志》里评价,这对广东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不仅解决一期工程外资偿还本息问题,外汇余额还可以冲抵建设时期部分内资和二期工程的部分资本金,并用于滚动发展。

1997年建成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则由电网统一经营,作“车间”管理,投资贷款通过地区售电的平均加价予以解决。

而天荒坪项目决定尝试一条新的路径:两部制电价。

参与制定方案的当事人在一篇题为《两部制电价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运用》的文章中做了阐述。当时两部制电价应用在国际上已经比较常见,国内却几乎没有案例,甚至也没有人有设计两部制电价的经验。后来,经世界银行推荐,美国BDR咨询公司为天荒坪项目提供了电价设计咨询服务。

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了天荒坪电站两部制上网电价。公开信息显示,天荒坪是中国最早运用两部制电价的抽蓄电站。

两部制电价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构成。不过当时容量电价与电量电价的具体设计与现在不同,对于天荒坪电站来说,容量电价的基础是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则主要由变动成本组成,按实际上网电量计费。

除了发电,抽蓄机组还需要用电抽水,当时按照电网当年计划燃料成本加500kV线路网损确定。这个抽水电价是在“厂网分开”改革之前确立下的,从1998年一直实施到2005年才取消。此后,抽水电价按照正常上网电价收取。

据当事人撰文回忆,华东电网公司一开始也考虑过参照常规机组,实行单一制上网电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站发电量越多,效益才越高,抽水蓄能电站反而不愿意参与调峰,不利于发挥其价值。峰谷电价也是备选项,这种方法可以反映抽水蓄能电厂的高峰电能效用,但体现不出填谷、事故备用等效用,因此也被舍弃了。

在两部制价格机制下,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从投运第四年开始盈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天荒坪开始盈利的第二年初,也就是2002年,国家计委又准许湖北天堂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两部制电价。

2002年电力体制启动,随着电改5号文的发布,“厂网分开”成为主题。在庞大的电力体系中,装机容量仅占个位数份额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始随着变革的潮流沉浮。

划归电网,规划目标提速

“多元投资,一站一价”的模式在2002年以后淡出了视线。

2004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71号)(下称“71号文”)明确: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服务于电网,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抽水蓄能电站原则上由电网经营企业建设和管理,具体规模、投资与建设条件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其建设和运行成本纳入电网运行费用统一核定。

广州蓄能电站就留在了电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