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在《国际湿地公约》大会成功举办边会,分享中国环保故事,大家是否对绿会在《国际湿地公约》大会成功举办边会,分享中国环保故事感兴趣呢。
当地时间10月23日晚,题为“Sharing CBCGDFs Experience in ‘ChinaConservation Area (CCAfa)’ Practice in China” 的边会顺利召开,中国绿发会作为大会唯一一家来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正式观察员(Observer)参与会议,并取得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湿地国际(Wetland International)等多家国际NGO和政府代表也积极参与此次边会讨论。
(中国绿发会作为大会唯一一家来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正式观察员(Observer),图片来源:《国际湿地公约》官网)
在此次边会上,绿会一开始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华保护地”:
“中华保护地”的三大优势:
一、迅速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急需求;
二、将分散的栖息地连接到生态桥梁生态走廊;
三、是对中国现有官方保护区系统的极好补充。
“中华保护地”的两大支柱:
一、理解和尊重每个合作伙伴的知识、比较优势和专业知识;
二、与自然平衡和谐共处的中国文化,包括对自然的积极尊重和热爱,以及协同合作和社区参与的倾向。
随后,绿会专家、中科院副教授Alice Hughes就三江源的合作关系、白髂豚的重大发现和长江流域的江豚保护、条子泥潮间带湿地的保护和申遗要求三大方面讲述了绿会以社区志愿者和民间保护团体为基础建立的“中华保护地”。
绿会工作人员也在“中华保护地”之外,介绍了“绿大”和“绿少”在社区保护中的贡献,包括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两届“天津滨海国际观鸟赛”,以及环境公益诉讼(EPIL)在天津七里海地区取得的巨大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绿发会)
(编辑;Wendy)